• 中文
  • Home
  • Destinations+
    • Europe
      • Azerbaijan
      • Bulgaria
      • France
      • Greece
      • Hungary
      • Iceland
      • Latvia
      • Montenegro
      • Portugal
      • Russia
      • Spain
    • Middle East
      • Turkey
      • Dubai
      • Iran
    • Africa
      • Morocco
      • Namibia
      • South Africa
    • Asia
      • Taiwan
      • India
      • North Korea
      • Nepal
      • Macau
      • Japan
      • Turkmenistan
      • Uzbekistan
      • Tajikistan
      • Kazakhstan
    • South America
      • Argentina
      • Bolivia
      • Brazil
      • Chile
      • Ecuador
      • Peru
    • Central America
    • Oceania
      • Australia
        • South Australia
        • Northern Territory
        • Victoria
        • Tasmania
      • New Zealand
    • Antarctica
  • Food & Wine+
    • Café & Desserts
    • Fast & Casual Food
    • Restaurants Reviews
    • Fine Dining Experiences
  • Travel Tips+
  • Luxury Travel+
  • Pregnancy & Kids
    • Pregnancy
    • Parenting
  • Reviews
  • Archive+
  • Contact+

Travel with Winny

  • EnglishEnglish
  • 中文 Chinese中文 Chinese
  • English
  • 首頁
  • 我愛旅遊+
    • 歐洲
      • 法國
      • 西班牙
      • 葡萄牙
      • 希臘
      • 捷克
      • 匈牙利
      • 羅馬尼亞
      • 保加利亞
      • 斯洛維尼亞
      • 立陶宛
      • 拉脫維亞
      • 蒙特內哥羅
      • 瑞士
      • 波士尼亞
      • 塞爾維亞
      • 俄羅斯
      • 瑞典
      • 冰島
      • 亞美尼亞
      • 喬治亞
      • 亞塞拜然
    • 中東
      • 杜拜
      • 土耳其
      • 伊朗
    • 中美洲
      • 墨西哥
      • 瓜地馬拉
      • 薩爾瓦多
      • 尼加拉瓜
      • 巴拿馬
    • 加勒比海
      • 古巴
    • 亞洲
      • 台灣
      • 澳門
      • 馬爾地夫
      • 尼泊爾
      • 印度
      • 越南
      • 日本
      • 北韓
      • 土庫曼
      • 烏茲別克
      • 塔吉克斯坦
      • 哈薩克
    • 大洋洲
      • 紐西蘭
      • 澳洲
        • 昆士蘭
        • 南澳洲
        • 澳洲首都領地
        • 維多利亞
        • 西澳洲
        • 塔斯馬尼亞
    • 非洲
      • 摩洛哥
      • 南非
      • 納米比亞
      • 史瓦帝尼
    • 南極
    • 南美洲
      • 巴西
      • 阿根廷
      • 智利
      • 秘魯
      • 玻利維亞
      • 厄瓜多
      • 哥倫比亞
  • 世界美食記綠+
    • 高級餐廳料理
    • 甜點 & 咖啡廳
    • 當地美食小吃
    • 當地餐廳介紹
  • 旅遊教學篇+
  • 奢華旅遊+
  • 旅館評價+
  • 廠商合作
  • 育兒 & 懷孕
    • 懷孕
    • 育兒 & 媽媽經
  • Contact
  • 文章目錄+

【日本】初訪和歌山:那智勝浦町& 熊野古道

2018-01-30 by Winny 4 則留言

熊野古道 (Kumano Kodo)位於日本三重縣、奈良縣及和歌山縣境內,是通往熊野三山(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的參詣道之總稱,並在 2004年登記成為世界遺産。古道的主要路線中邊路,起於田邊市,延伸跨越整個半島,結束於新宮市。由於我們只購買五天的「關西廣域周遊卷」(爸爸發現從 KKday 購買比官網更方便,因為是直接寄到家),目的地就只有拜訪熊野那智大社以及周邊的廟宇而已,並沒有要真正的健行。

熊野古道 Kumano Kodo

和歌山熊野那智大社的風景非常詩情畫意。

我們一大早七點半就搭乘 JR 從新大阪出發,花了四個多小時前往那智勝浦町(Nachikatsuura)。這個小鎮可能因為冬天的關係,人煙稀少。不過 JR 站的樓下就有旅客服務中心與置物櫃,還是非常方便。裡頭的小姐給我們一張觀光地圖,並指引我們到車站對面的公車站買 ¥1000 的來回巴士車票。

火車 JR 車站

「關西廣域周遊卷」五天只要 ¥9000,但是沒有想到 Google 查新大阪到那智勝浦町的 JR 單價需要¥7000多!

基本上這裡的半日遊路線就是搭乘二十分鐘的巴士從 JR 站到「大門坂停車場」,從這裡花半個小時通過「熊野古道大門坂」,再花二十分鐘爬上表參道抵達熊野那智大社以及周圍的寺廟,接著再走二十分鐘下坡到「那智瀑布」,並搭乘公車回到 JR 站。由於我們當晚是住宿於同個鎮上可在山洞內泡溫泉的 浦島酒店,整天行程走下來還蠻輕鬆的。

那智勝浦町 Nachikatsuura

那智勝浦町的觀光地圖。

熊野古道:大門坂

熊野古道 — 大門坂(Kumano Kodo Daimon-zaka Slope)全長 600 公尺,台階約上升 100 米;屬於熊野古道的一部分。由於以前道路的入口有個作為收過路費的大門,因此得名。附近還有茶屋,可惜我們到的時候並沒有開。這條道路兩側有巨大的杉樹,而其中一開始有樹齡約八百年的夫婦杉,爸媽還因此在這拍攝夫妻照。

熊野古道 —大門坂(Kumano Kodo Daimon-zaka Slope)

熊野古道 —大門坂的起程點,往上走即可進入佈滿兩側巨大的杉樹的古道。

熊野古道有些部分已經超過一千多年了,上面的石板上都是苔蘚。這讓我想起四天三夜的秘魯的印加古道健行之旅,唯一不同的是這條道路是為了宗教而建,每一步都能讓人受到神聖的氣息。兩側杉樹高聳,就算夏天來走也會很涼快。每次來到日本郊外,都可以看到宮崎駿電影題材中的畫面,尤其是《神隱少女》前段的感覺。大門坂的頂端是那智山頂,旁邊有許多紀念品店。不過媽媽說這些土產在日本其他地方也見過,於是我們就沒有購買。

熊野古道 —大門坂(Kumano Kodo Daimon-zaka Slope)

可能因為爸爸是中醫師,對於大樹情有獨鍾。

千年以來,熊野神祕的山區一直被認為是「神明居住的聖地」。平安時代(794-1185),皇族和朝臣們踏上長達30至40天的旅程,從當時的首都平安京(即現今京都)跋涉到這個偏遠的地區來,尋找俗世間的淨土。三大神社熊野三山,就位在這個區域內。

熊野古道 —大門坂(Kumano Kodo Daimon-zaka Slope)

走在熊野古道上讓人感覺到森林的靈氣。

熊野那智大社

通過表參道的階梯,我們來到了熊野那智大社(Kumano Nachi Taisha),熊野三山神社之一。那智山這邊的熊野那智大社是少數明治時期後,還遺留的佛教與神道合在一起的神社。沿途有許多熟悉的佛教雕像與觀世音菩薩,另外寺廟中還飄出香的味道,真令人懷念。

熊野那智大社(Kumano Nachi Taisha)

熊野那智大社的鳥居高聳在眼前,可惜本尊卻被鋼筋水泥架與布蓋著。

根據和歌山的官網解說,「熊野三山將傳統的神道和佛教結合在一起,人稱神佛習合(即字面上的神道與佛教結合之意)。自古以來,地球上的每一樣事物存在著神明的概念,深深地存在於日本文化之中。白色的紙張折成閃電的形狀,懸掛在神社劃定的區域,表示神明掌管的地方。直到西元六世紀,佛教傳入日本之後,神道的神明被視為不同形式的佛,於是產生了神佛習合的現象。」

熊野那智大社(Kumano Nachi Taisha)

走入八百五十多年的古樹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

很可惜我們參觀的時候熊野那智大社正在整修中,無法好好目睹紅色的建築以及青藍色的瓦礫壯觀的樣子。不過外面有一棵八百五十多年的古樹,可以奉獻每人 ¥300 並走入樹幹內得到祝福。那種進入大樹內的感覺真的很奇妙,好像可以感受到樹的生命在跳動,也難怪這裡自古就是個聖地。

熊野那智大社(Kumano Nachi Taisha)

跟母親坐在階梯上欣賞那智山的風景。

那智山青岸渡寺 & 三重塔

來日本那麼多次,對於寺廟已經無法引起我的興趣,沒有想到那智山青岸渡寺(Nachisan Seiganto-ji Temple)卻讓我驚艷。跟熊野那智大社不同,整座寺廟都是保持原木色。建造於四世紀,作為熊野最古老的建築,結構還是非常完美。一踏進廟裡就聞到濃濃的木香,讓我久久無法忘懷。

那智山青岸渡寺(Nachisan Seiganto-ji Temple)

四世紀建造的那智山青岸渡寺到現在結構上還是完美無缺。

寺內有個鐘可以祈福,許多虔誠的信徒在那求平安。對於那智勝浦町的印象就是來的旅客都是日本人,鮮少有外國人,可能離大阪的距離有點遠,除非以來日本多次,很少人會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

那智山青岸渡寺(Nachisan Seiganto-ji Temple)

那智山青岸渡寺內有股清爽的木香,是我在其他地方未注意到的。

旁邊的三重塔(Three-Story Pagoda)的身後就是日本最高的瀑布— 那智瀑布(Nachi Falls)。登上此塔需要費用所以我們沒有上去,不過從上面的觀景台可以眺望那智瀑布,周圍的原始森林以及太平洋。我猜三重塔與那智瀑布的合影,應該是和歌山最著名的景色了!

三重塔(Three-Story Pagoda)

那智山青岸渡寺旁的三重塔與那智瀑布形成一幅美麗的畫。

那智瀑布

由於我們已經拜訪過世界上最雄偉的巴西與阿根廷邊界的伊瓜蘇瀑布,看到那智瀑布時並沒有發現原來它是「日本三名瀑」之一。細細長長的形狀,高一百三十三公尺,寬十三公尺,每秒流量達 1公噸,是日本最高的瀑布。以前日本漫畫或是日本電影不是許多人都會在瀑布內修行嗎?

那智瀑布(Nachi Falls)

遠方的那智瀑布看不出那麼雄偉,很難想像是日本三大名瀑!

其實自古以來佛教與到神道都把這裡列為修行地,而瀑布也是神的化身。明治初年實施神佛分離令與修驗道禁止令後,就越來越少人進去瀑布修行了。從三重塔往下坡走就可走到那智瀑布以及飛瀧神社(Hiro Shrine),只不過那智勝浦町公車雖然方便,但是約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才有一班。我們並不想為了看瀑布而須等一個小時車,於是只從遠方觀望。

那智瀑布(Nachi Falls)

前往飛瀧神社與那智瀑布的鳥居前,又是個很有靈氣的感覺。

這次初訪和歌山有些遺憾,尤其是在知道熊野古道和聖地亞哥朝聖之路是姊妹關係後,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完成這兩個世界文化遺產的朝聖之旅健行。不過至少這次的旅遊讓我了解更多關於日本的文化,期待今晚的浦島酒店!

那智山青岸渡寺(Nachisan Seiganto-ji Temple)

那智山青岸渡寺是我第一個真正喜歡上的日本寺廟,希望以後可以再回來真正的朝聖!

分類: 亞洲, 我愛旅遊+, 日本 標籤: 世界遺產, 旅遊, 日本

留言

  1. Coins 表示:

    2018-12-1911:43 上午

    請問你是什麼月份去?

    回覆
    • Winny 表示:

      2018-12-1911:45 上午

      我一回來就寫這篇網誌囉~ 所以是今年一月底 ^^

      回覆
  2. Meh 表示:

    2019-05-174:11 下午

    衹逗留兩日一夜?

    回覆
    • Winny 表示:

      2019-05-178:04 下午

      是的,但是我覺得有點短,無法好好走古道是跟父母出遊的遺憾。

      回覆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Follow me on:

WHO IS WINNY?

WHO IS WINNY?

博客來「年度百大」旅遊作家,兼任台灣教育電台「教育行動家」Global Village 英文單元主持人,目前定居於澳洲。

曾放棄高薪的醫療專業,與老公辭掉工作帶著八公斤背包去環遊世界!旅遊足跡遍布世界七大洲,84多個國家。

台灣廠商邀約 LINE: katedog0630

想環遊世界嗎?快點入購買 Winny 新書!

想環遊世界嗎?快點入購買 Winny 新書!

近期文章

  • 璞之妍:除斑、去紅的好朋友— 雙皮秒雷射 體驗
  • 近視雷射 SMILE 全飛秒手術全紀錄(三峽大學眼科)
  • 北投文物館 — 古蹟內的精緻懷石料理(親子友善的怡然居)
  • 台北雙層餐車 Taipei Restaurant Bus下午茶體驗
  • 體驗親膚透氣的 USii 極輕量高透氣風雨衣 & USii 防疫外套

BOOK YOUR NEXT HOLIDAY

Booking.com


Try Airbnb

Klook.com

租車最愛

Copyright @ 2015-2021 Travel With Winny